【在哪裡,都能當個巴黎人】推薦序:前駐法國代表處特任大使 呂慶龍

Photo 2016-7-28 下午3 37 21
大家很喜歡聊使命,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有多少使命?大家也很愛談熱情,對生命、對生活、對工作的熱誠,究竟要多少才足夠?究竟要努力到哪個份上,才會覺得,嗯,我真的盡心盡力了,然後在辛勤當中,體會滿足。

老實說,作為一位意見很多的反骨之人,對於政治人物、明星名人,實難真心崇拜。

可是,我非常崇拜呂慶龍。

他是前駐法國特任大使;他也是第一個在車後座,永遠擺著兩尊布袋戲偶,只要有上台說話的機會,就會一人演出,以布袋戲推廣台灣文化的大使;他是致力推動臺法關係,成果豐碩,成為第一個獲頒兩個法國城市榮譽公民的人;他的名字更成為巴黎東郊小城街道的名稱,Allee Michel Ching-long Lu(呂慶龍巷),這是法國第一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巷道。

你們看過這個影片嗎?很值得看。

看的過程會捧腹大笑,會感動得起雞皮疙瘩,看完將肅然起敬。

原來作為一國大使,身段可以這麼低,創意可以這麼大。

一個沒有包袱、沒有架子的人,才能讓人看見真正的熱情。

「做甚麼,就把那件事做得淋漓盡致。」這是法國教我的其中一件事。

而在呂慶龍身上,我看到了最好的例子,他的努力,用心看,就看得見,還會驚訝於他的熱情,這麼有感染力。

 

這次出版社將《在哪裡,都能當個巴黎人》初稿寄給呂大使,邀請他幫我寫推薦序,聽到這個消息的那幾天,心裡七上八下,我的拙作,在待法國大半人生的呂大使前「獻醜」,真的、真的緊張得不得了。(抖~~)

沒想到沒幾天時間,呂大使便爽快答應寫推薦序!(我真的好感動,由衷感謝♥ )

 

那就看看呂大使,怎麼看我的新書《在哪裡,都能當個巴黎人》:

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_立體書封 - 複製

推薦序

更深層、真實的花都之夢

──前駐法國代表處特任大使/呂慶龍

有一首香頌〈我有兩個最愛,故鄉與巴黎〉 (J’ai deux amours, Mon pays et Paris),其歌詞可說是對巴黎的最高禮讚:「我雖生在美麗的大草原,但有什麼好否認?是什麼讓我為之著迷傾倒?是巴黎,整個巴黎!」是的,巴黎、巴黎,花都巴黎真美!大家都想去!

提到法國,大家都知道這個先進國家在美食、好酒、天然美景、教育、建築、文化藝術、時尚設計、航太、核電、高鐵捷運,甚至人民的優雅及民主發展等,表現都十分亮麗。我從一九八○年起,有幸前後於巴黎從事外交專業人員十六年,在巴黎的生活不但愉快,且徹底了解到,法國人的自信,來自其國家多元的實力。

記得第一次奉派到巴黎工作時,當時接待的交通部觀光局虞為局長曾告訴我一個有趣的小故事:在一個世界觀光會議上,某國代表曾詢問法國觀光部長,法國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吸引國際觀光客?觀光部長面帶微笑的回答:「什麼也沒做,您們不就來了!」其實這是謙虛之詞。法國面積約六十三萬平方公里(占全球三%),人口約六千五百萬(占全球一%),不但本身是重要市場,也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。且人民的創意十足,以自由民主人權價值為榮,更處處充滿文化藝術氛圍,當然吸引各國人士前往,追尋一個花都之夢。

透過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,固然可以了解這個國家的整體表現,但如果從人文角度切入,絕對更為深入。南西繼實用的《這些地方,只有巴黎人知道》後,再次透過獨特、敏銳的觀察及富含智慧的省思,以頗具法蘭西幽默的筆調,寫下與巴黎友人的真情交往經驗,描繪出真正巴黎人的生活美學及人生哲學。從巴黎人身上,懂得對自己要有自信,「無懼世俗眼光,追求美好價值的信念」,明確告訴我們「無論身在何處,都要像巴黎人那樣,活得精采」,寫得真好!讓我手不釋卷,一口氣拜讀完畢。

我不但想向南西表達敬佩,更要高聲說:「merci beaucoup(多謝)!」因為她的兩本精心傑作,讓讀者無論是否去過巴黎,都能夠知己知彼,是了解巴黎及巴黎人的最佳素材。也讓大家了解有趣的文化差異後能夠思考,如何在日常生活裡找到屬於臺灣的價值,且懷抱信心、勇敢生活,殊值按一百個讚──一百分啦!

 

 

 

謝謝呂大使,讓我的這一本書,滋味更加豐富。而且,離巴黎,更近了。

在哪都當巴黎fbbn

購書各大通路 ↓

願這一本書,陪著你們,開始一種新的生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
photo (3)-nancychen.me_副本_副本











如果有那麼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,請讓我知道,因為我會超級感動的 ♥

Please Press • Like • 或分享給朋友 一起享受人生 •  給南西大爺一點鼓勵!

Posted by

我是南西大爺,生性懶散卻喜愛寫作。 曾旅居巴黎,卻因此更愛台灣。 歡迎大家陪著我一起旅行、逛街、討論國家大事, 用力地熱愛生命、享受人生!

留言給南西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